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本科教育 > 教学通知

【教务处】关于2019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选拔工作的通知

发布时间:2018-10-22     字体:[增加 减小]

  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(MCM),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,也是最著名的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,为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之鼻祖。MCM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的缩写,即数学建模竞赛MCM  始于1985年,由 COMAPthe Consortium for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,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)主办,得到了 SIAMNSAINFORMS 等多个组织的赞助。MCM着重强调研究问题、解决方案的原创性、团队合作、交流以及结果的合理性。

    2019年国际数学建模竞赛时间为2019125日至129日(腊月20至腊月24),现面向全校本科生选拔集训、参赛队员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。 

    一、选拔对象 

    本次选拔对象主要为2016级和2017级全日制普通本科生。 

   二、报名条件 

  本次选拔分为建模、编程和英文写作三个方向,所有同学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方向报名;建模和编程方向选拔方式仅为面试,英文写作方向选拔方式为笔试和面试;三个方向报名条件如下: 

  建模和编程方向报名条件: 

  1)完整参加2018年暑期数学建模竞赛培训。 

  英文写作方向报名条件(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可报名): 

  (1)通过CET-4且分数在600分以上或CET-6550分以上; 

  (2)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奖; 

  (3)其他反映英语高水平的成绩、证书(如雅思、托福、BECGRE和翻译等); 

  4完整参加2018年暑期数学建模竞赛培训。 

    三、报名要求 

    (1)时间:1022日至1026日(周一至周五下午2:305:30)。 

    (2)地点:马区,南湖新校区数学与统计系楼105室; 

    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 余区,余区西配楼202 

    四、笔试环节 

    (1)时间:1028日下午15:00 – 17:00 

    (2)地点:马区,南湖新校区数学与统计系楼。 

               余区,余区西配楼202 

    (3)内容: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规范、汉译英和英文写作。 

    (4)形式:此次笔试为开卷,可以查询任何资料,翻译可以携带词典等。 

   (5)要求:请带好学生证和身份证,并自带资料、草稿纸等考试相关用品。 

    五、面试环节 

    (1)时间:112日下午2:00开始。 

    (2)地点:马区,南湖新校区数学与统计系楼。 

               余区,余区西配楼202 

    (3)内容:面试内容分为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相结合,自我介绍3分钟,重点介绍参与科研项目、科技创新活动(包括建模竞赛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、挑战杯等)的经历、阅读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文献资料;回答问题不超过7分钟,建模方向问题包括文献资料查阅能力、数学基础知识、数学建模能力;编程方向问题包括常用编程语言和数学软件、常用数学建模算法。写作方向问题包括英语水平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。 

    六、公布名单 

    (1)总成绩为100分,按分值高低择优录取; 

    (2)最终参赛名单将在11月中上旬公布; 

    七、注意事项 

    (1 2019年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由学校统一组织入选的同学参赛,自行组织报名参赛即使获奖学校也一律不认可。 

    (2)此次选拔不进行考前答疑,也不回答任何关于考试具体内容的问题。 

    (3)参加报名的同学必须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提交《2019年武汉理工大学美国数学建模竞赛选拔报名表》纸质(须张贴一寸登记照)和电子版(须张贴一寸电子登记照),以及《2019年武汉理工大学美国数学建模竞赛选拔报名登记表》电子版。 

    马区:纸质材料交到南湖新校区数学与统计系楼105室;电子版(两个文件)发送到whut_mathmodeling@163.com 

    余区:纸质材料交到余区西配楼202;电子版材料(两个文件)发送到1203353587@qq.com1763271690@qq.com 

    (4)报名咨询电话为: 

    马区:027-87108036(武汉理工大学数学建模协会); 

    余区:15927688310(季秋涵),15927088195(徐宇) 

       

  附件:1.2019年武汉理工大学美国数学建模竞赛选拔报名表 

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.2019年武汉理工大学美国数学建模竞赛选拔报名登记表 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教务处 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数学建模协会 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一八年十月二十二日 

 

附件下载: